壮志凌云

壮志凌云

参考词语

‧凌云壮志 ‧凌云意气 ‧壮志淩云 ‧志陵云霓 ‧意气干云 ‧气概凌云 ‧胆气凌云

拼音与解释

汉语拼音:zhuàng zhì líng yún

解释:雄壮豪迈的志向直冲天际。形容志气高远。语本三国魏.曹植〈学宫颂〉。△凌云之气、气厉青云

典故说明

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曾作〈学宫颂〉来表彰孔子的德行和事蹟。文中提到孔子不只胸中充塞仁义,更能将仁义之说,推广于天地之间;至于他的志向更是豪迈得直上云霄。由于他这种秉持仁义的德行和高超陵云的心志,使得随他学习修行的三千学生,个个都是杰出贤能的人才。〈学宫颂〉的原文为志陵云霓,陵是登上或升上的意思,文献上多通作凌,后人常说凌驾于某某之上,用的就是这个意思。云霓高挂天空而无上,因此志陵云霓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志非常雄壮、高远。壮志淩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志气高远。

用法说明

语义说明:形容志气高远。

使用类别:用在志向远大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没想到当年壮志凌云的他,今日竟然变得如此萎靡不振。

初出社会的新鲜人,哪一个不是壮志凌云地想要出人头地。

你一遇到挫折就退缩,难道已将当年壮志凌云的理想都给忘了吗?

一个人不但要能壮志凌云,同时更要认真踏实,才能获得一番成就。

即使环境恶劣,他仍旧不改壮志凌云的气概,终于开创出一番事业。

经过这些无情的折磨,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当年壮志凌云的豪气了。

别看他年纪已大,胸中可是壮志凌云,爱国热忱更是丝毫不输给年轻人。

辨识

近义词:志在千里、青云之志、凌云之志、雄心壮志、雄心万丈、鸿鹄之志

反义词:胸无大志

参考词语

凌云壮志

汉语拼音:líng yún zhuàng zhì

解释:高远雄壮之志。见壮志凌云条。

宋.黄机〈鹊桥仙.松梢擎雪〉:凌云壮志,垂天健翮,九万扶摇路稳。

凌云意气

汉语拼音:líng yún yì qì

解释:犹壮志凌云。见壮志凌云条。

清.赵翼〈心余诗已刻于京师谢蕴山观察觅以寄示展阅累日为题三律.其一〉:凌云意气谈天口,彷彿音容尚眼前。

壮志淩云

汉语拼音:zhuàng zhì líng yún

解释:即壮志凌云。见壮志凌云条。

宋.京镗〈定风波.休卧元龙百尺楼〉:莫道玉关人老矣,壮志淩云,依旧不惊秋。

元.许有壬〈沁园春.老子当年〉:老子当年,壮志淩云,巍科起家。

志陵云霓

汉语拼音:zhì líng yún ní

解释:犹壮志凌云。见壮志凌云条。

《艺文类聚.卷三八》:仁塞宇宙,志陵云霓,学者三千,莫不俊乂。

意气干云

汉语拼音:yì qì gān yún

解释:干,犯。干云意犹冲上云霄。意气干云犹壮志凌云。见壮志凌云条。

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殷中军、孙安国、王、谢能言诸贤,悉在会稽王许。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。孙语道合,意气干云。一坐咸不安孙理,而辞不能屈。

气概凌云

汉语拼音:qì gài líng yún

解释:犹壮志凌云。见壮志凌云条。

宋.韩元吉〈祭资政殿大学士贺公文〉:猗欤我公,挺然不群;自其少时,气概凌云。

胆气凌云

汉语拼音:dǎn qì líng yún

解释:犹壮志凌云。见壮志凌云条。

唐.张说〈破陈乐词.二首之二〉:少年胆气凌云,共许骁雄出群。匹马城西挑战,单刀蓟北从军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送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