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壁上观
作壁上观
参考词语
‧从壁上观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zuò bì shàng guān
解释:作壁上观之作,典源作从。站在壁垒上旁观双方交战。语本《史记.卷七.项羽本纪》。后用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。
典故说明
作壁上观原作从壁上观。秦朝皇帝专制独裁,统治残暴,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与痛苦,因此到了秦朝末年,秦二世在位时,六国的遗民纷纷起兵抗暴,自立为王。有一次秦国将领章邯率兵攻打赵王歇,赵军大败,赵王和大将们都逃到了鉅鹿。章邯则继续派王离、涉闲包围鉅鹿,紧追不舍。楚国和其他的诸侯国也都纷纷出兵援救赵国。此时楚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,项羽、范增和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,号称卿子冠军。但宋义和项羽在作战的策略上却有着很大的歧见,宋义认为先观望秦、赵二国的相斗,再视结果决定作战的方式;项羽则认为秦国如果攻占了赵国,势力会更加强大,届时再出兵可能就会吃败仗。项羽因此诛杀了卿子冠军,这在楚国造成了很大的震撼,项羽也因此声名远扬于诸侯。接着项羽派了大军渡过漳河,援救鉅鹿。此时楚军的强大居于诸侯之首,前来援救的各诸侯国,虽然也攻下了十多个营垒,但并未继续出兵发动强烈的攻势。项羽率领楚军一路杀进秦军阵营,秦兵死伤惨重,而各诸侯国的将领们却都只站在自己的营垒上,冷眼旁观着秦、楚之间的交战,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。项羽在打败秦军后,召见各诸侯国的将领,他们折服于项羽的威猛,在进入营门时,都跪着行走,不敢抬头仰视。自此,项羽就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,各路诸侯也都臣服于他。后来作壁上观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坐观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比喻坐观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。
使用类别:用在置身事外的表述上。
例句
观棋局宜作壁上观,不宜动口和动手。
对于你们的争论,我们都插不上嘴,只能作壁上观。
你别怪邻居作壁上观,实在是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啊!
眼前同学有难亟待相助,大家作壁上观的态度实不可取。
人心不古了!看到流氓欺负弱小,围观路人都只作壁上观。
他确实有困难,身为他的朋友,能忍作壁上观而不理会吗?
哪知她这话一出口,引来原只作壁上观的几个妇人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。
对于这股签赌歪风,如果政府还续作壁上观的话,必然会造成积重难返的后果。
辨识
近义词:坐观成败、冷眼旁观、袖手旁观、隔山观虎斗、隔岸观火
反义词:打抱不平、拔刀相助、挺身而出、排难解纷
参考词语
从壁上观
汉语拼音:cóng bì shàng guān
解释:即作壁上观。见作壁上观条。
《史记.卷七》:诸侯军救鉅鹿下者十余壁,莫敢纵兵。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
清.查慎行〈题毘陵徐思肖诗卷后.诗四首之四〉:狎主齐盟事不难,并驱应许八蹄攒。老夫合退三舍避,凭轼试从壁上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