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泪俱下

声泪俱下

参考词语

‧声泪俱咽 ‧声泪俱发 ‧言泪俱下 ‧辞泪俱下

拼音与解释

汉语拼音:shēng lèi jù xià

解释:边说边哭。形容极度悲恸、激动。语出《晋书.卷七六.王廙列传》。△血泪俱下、痛哭流涕

典故说明

王彬,是王廙的弟弟,他的生平事蹟附于《晋书.卷七六.王廙列传》下。东晋时,大将军王敦因恃功专横,有意篡夺元帝司马睿的政权,于是发兵反叛,打入石头城(今南京市)。元帝为了使王敦能停止叛乱,就派王敦的堂弟王彬去劝说。当时正值王彬的好友周顗遇害被杀,因此王彬先到周顗的坟前弔祭,痛哭了一场,然后才去见王敦。王敦见他面容忧伤的样子,就问了原因。王彬哭着说:刚刚我在周顗的坟前痛哭,现在心里还很难过。王敦听了,很生气的说:周顗会有今天的下场,是他自找的,有什么好怜悯的。王彬说:周顗是我们的朋友,也是一个忠臣,今天却遭到这样的下场,很令人感伤惋惜。接着突然生气的指责王敦:你反叛作乱,残杀忠良,意图不轨,想要夺取政权,日后将会为家族带来祸害。一边说着,一边随着慷慨的声调而流下了眼泪,情绪激昂。王敦看了这样的场面,更加生气,本想把王彬杀了。当时王敦的另一位堂弟王导也在场,一直试图从中调解,以平息双方的怒气,但王彬仍然无所畏惧,神色自若,最后王敦因为念在家族的情分上,还是放过了王彬。声泪俱下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,用于形容极度悲恸、激动。

用法说明

语义说明:形容极度悲恸、激动。

使用类别:用在悲痛哀伤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老先生声泪俱下的控诉,令人感同身受。

他一说到伤心的地方,就忍不住声泪俱下。

看他说得声泪俱下,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动容。

只要说起过去的悲惨遭遇,他就会由不得声泪俱下。

演到伤心处,不只演员声泪俱下,连观众也纷纷发出叹息。

他一见到亲人,就立刻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所受的满腹委屈。

他站在演讲台上说得慷慨激昂,声泪俱下,只求大家能抛弃成见,共赴国难。

辨识

近义词:泣不成声、泪如雨下、痛哭流涕

反义词:眉开眼笑、笑逐颜开

声泪俱下及痛哭流涕都有哭得很伤心的意思。

声泪俱下侧重于边哭边说;痛哭流涕侧重于尽情大哭。

声泪俱下痛哭流涕辨似例句

○ㄨ看他说得~,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动容。

ㄨ○虽然做尽坏事,老板依然不予追究,使他感动得~。

参考词语

声泪俱咽

汉语拼音:shēng lèi jù yè

解释:犹声泪俱下。见声泪俱下条。

《周书.卷四一》:子渊,子渊,长为别矣!握管操觚,声泪俱咽。

声泪俱发

汉语拼音:shēng lèi jù fā

解释:犹声泪俱下。见声泪俱下条。

唐.裴度〈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〉:调食制用,先发我私;捐甘攻苦,皆自我始;每一言一誓,声泪俱发。

言泪俱下

汉语拼音:yán lèi jù xià

解释:犹声泪俱下。见声泪俱下条。

《南齐书.卷三五》:锵每往,高宗常屣履至车迎锵。语及家国,言泪俱下,锵以此推信之。

辞泪俱下

汉语拼音:cí lèi jù xià

解释:犹声泪俱下。见声泪俱下条。

《洛阳伽蓝记.卷三》:永熙年末,以母老辞,帝不许之。子才恪请恳至,辞泪俱下,帝乃许之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送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