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华秋实

春华秋实

参考词语

‧春花秋实

拼音与解释

汉语拼音:chūn huā qiū shí

解释:春花秋实,典源作春发其华,秋收其实,本义为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的自然景象。#语本《后汉书.卷五二.崔骃列传》。后世引申,产生两种意义:一为比喻文质,各擅其胜。春华喻文,多指文采,秋实喻质,多指内涵。二为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的因果关系,即有春华才有秋实之意。

典故说明

崔骃(?∼公元92),字亭伯,东汉安平人。年少时便与班固、傅毅齐名,学问渊博,擅长文章。由于致力研读典籍,因此并不汲汲于追求仕宦。当时即有人讥讽说崔骃此人性格太过沈静,少与人互动,日后恐怕会有名声与才能不相符合的情况。崔骃于是写下〈达旨〉来表白自己的心境。文中先提起一段时人劝进投入仕宦生活的话,其中就引录《易经》的话说:圣人备置实物是要让人使用。又说功业尊高盛大,然后可以受人观仰,而后才能上下交相融合。天地万物遵行自然的规律,阴阳自有定则。就如同春天开花,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实,有始有终,才有实质的收穫。后来春华秋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。《三国志.卷一二.魏书.邢颙传》中,刘桢曾经上谏曹植,他认为曹植采庶子之春华,忘家丞之秋实。庶子、家丞皆为邢颙自称,而春华指其文采学问,秋实则指其品德情操,这是以春华与秋实比喻文与质,文与质各有擅胜。又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中说:夫学者犹种树也,春玩其华,秋登其实;讲论文章,春华也,脩身利行,秋实也。也是以春华喻文,秋实喻质,而俨然有以文为手段,以质为目的之观念,即春华之文采,乃为了秋实的利行,二者有着因果的意涵。由此再引申,就产生了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因果关系的意义。

用法说明

语义说明: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的自然景象。

使用类别:用在开花结果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眼看屋前的果树春华秋实,一年又将过去。

对于许多植物而言,春华秋实是最平常不过了!或许这就是一种生命法则。

语义说明:比喻文质,各具擅胜。

使用类别:用在各有特色、各有所长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两幅画,春华秋实,让人难以取舍。

这两篇文章春华秋实,各有所长,不能相提并论。

这两个人的文章,春华秋实,你怎么学也学不来的。

这两件作品一重华丽,一重朴实,春华秋实,各有特点。

虽然在同一位老师门下受业,但是春华秋实,难分轩轾。

语义说明: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的因果关系。

使用类别:用在辛劳有成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春华秋实,没有平日的辛苦耕耘,哪有今天丰富的收穫?

他的学问能够这么渊博,全靠平日的努力,正所谓春华秋实,此言不虚。

辨识

近义词:各有千秋

参考词语

春花秋实

汉语拼音:chūn huā qiū shí

解释:即春华秋实。见春华秋实条。

清.钱泳《履园丛话.卷二二》:扬州钞关官署东隅,有银杏树一株,其大数围,直干淩霄,春花秋实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送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