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目惊心
触目惊心
参考词语
‧动心骇目 ‧触目崩心 ‧触目骇心 ‧触面崩心 ‧骇目惊心 ‧惊心骇瞩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chù mù jīng xīn
解释:目光所及,令人内心深受冲击。语本《南齐书.卷二二.豫章文献王列传》。形容事情景况,令人震惊。△刿目怵心、刿目鉥心
典故说明
触目惊心原作触目崩心。据《南齐书.卷三二.豫章文献王列传》载,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过世后,受过他恩惠的乐蔼在写给沈约的书信中说,自己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西州穷士,因为受到萧嶷的重用,才能有今天衣食无缺的生活。随着时间消逝,缅怀追寻萧嶷遗留的功业,目光所及,令人内心深受冲击。后来触目惊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事情景况,令人震惊。出现触目惊心的书证如明.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九齣:李大人,闻言兴慨,触目惊心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形容事情景况,令人震惊。
使用类别:用在惊恐骇人的表述上。
例句
这场大车祸的惨状,真是叫人触目惊心。
电视播出的命案现场,看来真是触目惊心。
这部电影里的血腥画面,让人看了触目惊心。
为了保护幼童,电视应该减少播出触目惊心的可怕画面。
小王没有看过这么触目惊心的场面,一时之间整个人都呆住了。
电影里一个又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镜头,让每个观众都吓得几乎无法呼吸。
辨识
近义词:骇人听闻
参考词语
动心骇目
汉语拼音:dòng xīn hài mù
解释:犹触目惊心。见触目惊心条。
《石门文字禅.卷二七》:画工能为神鬼之状,使人动心骇目者,以其无常形,无常形可以欺世也。
宋.陆游〈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〉:王遗墨藏家庙者,今虽仅存,某尝获观,皆奇丽超绝,动心骇目。
触目崩心
汉语拼音:chù mù bēng xīn
解释:即触目惊心。见触目惊心条。
《南齐书.卷二二》:吾西州穷士,一介寂寥,恩周荣誉,泽遍衣食,永惟道廕,日月就远,缅寻遗烈,触目崩心。
《艺文类聚.卷五一》:今理运惟新,贤戚并建,感惟永远,触目崩心,可追封长沙郡王。
触目骇心
汉语拼音:chù mù hài xīn
解释:即触目惊心。见触目惊心条。
清.黄宗羲〈陈葵献偶刻诗文序〉:入长安观其宫室之壮丽,奇材剑客之聚集,盖建都者近千年矣!触目骇心,动成篇升,素所畜积,于此焉发之。
触面崩心
汉语拼音:chù miàn bēng xīn
解释:即触目惊心。见触目惊心条。
南朝陈.徐陵〈答李颙之书〉:顷陈阳之疾,岁月增深;羊祜之痾,秋冬弥剧。且年光遒尽,触面崩心;扶力含毫,诸不申具。
骇目惊心
汉语拼音:hài mù jīng xīn
解释:即触目惊心。见触目惊心条。
唐.张彦远《法书要录.卷四》:如观之欲其骇目惊心,肃然凛然,殊可畏也。
《三侠五义.第三八回》:忽听包公咳嗽,包兴连忙执灯,掀起帘子,来至里屋内。刚要将灯往桌上一放,不觉骇目惊心,失声道:哎哟!
惊心骇瞩
汉语拼音:jīng xīn hài zhǔ
解释:犹触目惊心。见触目惊心条。
《宋书.卷五六》:然人情慎显而轻昧,忽远而惊近,是以盘盂有铭,书弦作佩,况在小人,尤其所惑,或目所不睹,则忽而不戒,日陈于前,则惊心骇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