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心积虑
处心积虑
参考词语
‧措心积虑 ‧潜心积虑 ‧苦心积虑 ‧设心积虑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chǔ xīn jī lǜ
解释:千方百虑,蓄意已久。语出《穀梁传.隐公元年》。△挖空心思
典故说明
《春秋》:夏五月,郑伯克段于鄢。这段史料是记载春秋时期,郑伯即位,把都城超过国土三分之一的京地封给其弟共叔段,又放任段占领西鄙和北鄙,到后来段企图谋反,想强夺王位,母亲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。郑伯知道后立刻派兵攻打,在鄢这个地方打败段,段逃到共国。《穀梁传》针对这个事件评论道:称庄公为郑伯,是讥讽他有失为人兄长;但是直接称公子共叔段为段,则是贬低他,因为他已经失去作为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礼节。相较下,《春秋》经文褒贬之义,鄙视段的程度超过郑伯。至于对庄公的非议,则在于他处心积虑地去实践把段杀掉的心愿。这是说身为兄长的庄公,故意放纵段的罪行,等他酿成大祸后再赶尽杀绝。处心积虑这句成语就从《穀梁传》原文摘出,用来形容千方百虑,蓄意已久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千方百虑,蓄意已久。
使用类别:用在费尽心思的表述上。
例句
敌人正处心积虑地想分化我们,我们千万别中计。
他处心积虑地想并吞对方公司,扩充自己的实力。
他一直处心积虑,想多攒一点钱,早点儿自立门户。
没想到你们这么不长进,老是处心积虑地想要分家产。
自从那女人进入家门后,整天处心积虑地想图谋我们家的财产。
早知道他们根本无意于这些遗产,我也不必如此处心积虑地处处防范。
他对那家公司的经营权处心积虑已久,此次不惜花费重金,似乎势在必得。
他为了谋取庞大家产,这些年来一直是处心积虑,从来都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。
王妈妈悠悠地说:我处心积虑地把几个儿子拉拔长大,无非是想图个老年的依靠,没想到没有一个成材的。
辨识
近义词:千方百计、挖空心思、绞尽脑汁、费尽心机、想方设法
反义词:无所用心
千方百计及处心积虑都有费尽心思的意思。
千方百计侧重于想尽各种办法;处心积虑侧重于费时蓄意谋划。
千方百计处心积虑辨似例句
○ㄨ凡事皆须务实,一心只想投机取巧,即使费尽了~,仍然无法获致成功的。
ㄨ○他对那家公司的经营权~已久,此次不惜花费重金,似乎势在必得。
参考词语
措心积虑
汉语拼音:cuò xīn jī lǜ
解释:即处心积虑。见处心积虑条。
宋.何坦《西畴老人常言.应世》:措心积虑,甘心为小人而不以为病,兹非惑欤!
明.宋濂〈用明禅师文集序〉:有识之士疑之,则以谓潜师游方之外者也,其措心积虑皆与吾道殊,初不可以强而同。
潜心积虑
汉语拼音:qián xīn jī lǜ
解释:犹处心积虑。见处心积虑条。
《二程集.河南程氏遗书》:学者须是潜心积虑,优游涵养,使之自得。
苦心积虑
汉语拼音:kǔ xīn jī lǜ
解释:犹处心积虑。见处心积虑条。
明.张居正〈荅〉:僕数年图画边事,苦心积虑,冒险涉嫌,惟公知之。
设心积虑
汉语拼音:shè xīn jī lǜ
解释:即处心积虑。见处心积虑条。
宋.洪迈《容斋续笔.卷一○》:曹操迎天子都许,卒覆刘氏;魏唐之祚,竟为高朱所倾,凶盗设心积虑,由来一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