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安思危
居安思危
参考词语
‧居安虑危 ‧居逸思危 ‧于安思危 ‧处安思危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jū ān sī wéi
解释:处于安乐的时候,要想到危险可能会随时出现。语出《左传.襄公十一年》所引之《书》。
典故说明
春秋时,有一次几个诸侯国联合攻打郑国,郑国人相当害怕,就准备礼物要去贿赂其中最大的晋国,用以求和。郑国一共送了三名乐师,装配齐全的兵车一百辆,各种乐器以及歌女十六人给晋国。晋国国君晋悼公看到后,非常高兴,将半数的乐器与歌女赐给大臣魏绛,感谢他对国家的贡献。但魏绛却谢绝了晋悼公的赠礼,并借此机会向悼公进谏说:今天国家这样的强盛,是因国君您的才能及众臣的同心协力,我个人哪有什么贡献呢?但臣希望您在享乐的同时,不要忘了国家大事。《书经》里有句话说:处于安乐的时候,要想到危险可能随时会出现。这样才能及早做防备,有了防备就不怕灾难。我斗胆以这句话规劝您。晋悼公说:您的教训我岂敢不接受?但是没有您的话,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。赏赐臣子礼物是国家的常规,不可废除,您就收下吧!魏绛也就遵循礼制,收下这些赠礼。后来此处所引的《书经》原文居安思危成为一成语,用来指处于安乐的时候,要想到危险可能会随时出现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处于安乐的时候,要想到危险可能随时出现。
使用类别:用在深谋远虑的表述上。
例句
在安乐时居安思危,才能防患于未然。
平时如战时的意思不就是居安思危,有备无患吗?
平常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,遇到紧急情况时,才能沉着应付。
防颱工作要怎么做?只要有居安思危的警戒心,就能未雨绸缪!
国家处境艰难,所以目前社会虽然安定,我们仍应居安思危,随时保持警戒。
举行消防演习,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,真正遇到灾祸时才能临危不乱。
辨识
近义词:安不忘危
反义词:居安忘危、燕雀处堂
参考词语
居安虑危
汉语拼音:jū ān lǜ wéi
解释:虑,思虑。居安虑危同居安思危。见居安思危条。
《宋书.卷七九》:今虽先天不逮,动干休庆,龙舟所幸,理必利涉,然居安虑危,不可不惧。
明.余继登《典故纪闻.卷二》:自古帝王居安虑危,处治思乱,今天下初定,岂可遽以为安而忘警戒!
居逸思危
汉语拼音:jū yì sī wéi
解释:犹居安思危。见居安思危条。
《晋书.卷五五》:且古之君子,不知士,则不明不安。是以居逸而思危,对食而肴干。
于安思危
汉语拼音:yú ān sī wéi
解释:犹居安思危。见居安思危条。
《逸周书.卷二》:于安思危,于始思终。于迩思备,于远思近。
三国魏.陈琳〈檄吴将校部曲文〉:是以大雅君子,于安思危,以远咎悔。
处安思危
汉语拼音:chǔ ān sī wéi
解释:犹居安思危。见居安思危条。
《乐府诗集.卷一五》:居高念下,处安思危,照临有度,纪律无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