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高和寡
曲高和寡
参考词语
‧唱高和寡 ‧调高和寡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qǔ gāo hè guǎ
解释:曲调越高雅,跟着唱和的人就越少。比喻无法引起大众的共鸣。语本战国楚.宋玉〈对楚王问〉。△下里巴人、阳春白雪
典故说明
宋玉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著名文学家,善于辞赋,作品有〈九辩〉〈招魂〉等,与屈原并称屈宋。关于宋玉的生平,今存甚少,且互相矛盾,依《史记.屈原列传》末尾所记,可知宋玉应是屈原的一个后辈,曾向屈原学习,但因出身寒微,而致仕途蹇困。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:我听到许多有关于你的不好传言,是不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?宋玉擅长言论,马上就说:请大王先宽恕我的过错,让我先讲一段故事。楚襄王答应了,于是宋玉便说道:有一个外地的歌者来到了郢都,在市集中唱着下里、巴人这些通俗的歌曲,一开始跟着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数千人之多;后来他改唱阳阿、薤露等比较不俗的歌曲,跟着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数百人;等到他唱起阳春、白雪这种高妙、优雅的歌曲,又夹杂着许多高难度的技巧,国中能够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无几了。这不是因为歌者唱得不好听,而是因为曲子越高雅,能够跟着唱和的人也就越少。同样的,那些批评我的人,不过是些平庸之辈,怎么能够欣赏、了解我的为人呢?后来曲高和寡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无法引起大众的共鸣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比喻无法引起大众的共鸣。
使用类别:用在知音难得的表述上。
辨识
近义词:阳春白雪
反义词:一唱百和、下里巴人
参考词语
唱高和寡
汉语拼音:chàng gāo hè guǎ
解释:即曲高和寡。见曲高和寡条。
晋.支敏度〈合维摩诘经序〉:其文微而婉;厥旨幽而远,可谓唱高而和寡,故举世罕览。
调高和寡
汉语拼音:diào gāo hè guǎ
解释:即曲高和寡。见曲高和寡条。
宋.刘敞〈和江邻几雪轩与持国同赋.诗二首之二〉:适有感同好,寄声赠所思;调高当和寡,无以答君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