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参考词语
‧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 ‧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 ‧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 ‧入虎穴得虎子 ‧虎穴得子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bù rù hǔ xuè yān dé hǔ zǐ (变) bú rù hǔ xuè yān dé hǔ zǐ
解释:不深入老虎的巢穴,无法捉到小老虎。比喻想要达到目标就必须深入冒险。#语本《东观汉记.卷一六.班超传》。
典故说明
班超是东汉名将,为班彪之子,班固之弟。他年轻的时候,投笔从戎跟随车都尉窦固与匈奴打仗,建立了许多战功。后来窦固派班超出使西域,来到了鄯善国。鄯善国王对于班超一行人本来十分礼遇,但过了一段时间,却明显地冷淡起来。班超对这种情形感到不解,暗中探听的结果,原来是匈奴也派了使者前来笼络鄯善国王,使鄯善国王的心产生动摇。班超立刻召集所有的部属三十六人,趁酒酣时候,激怒大家说道:不探索老虎的巢穴,就不能捉到小老虎。现在唯一的方法,就是趁夜里火攻匈奴使者,使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,一定会大惊恐,可以把他们全部杀掉,这样一来,鄯善国王才会害怕,事功可以成立。所有人都赞成班超的建议。于是当天夜里,班超率领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营地,班超亲手就杀了三人,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杀了,鄯善国王吓得魂不附体,终于愿意归顺汉朝。后来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想要达到目标就必须深入冒险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比喻想要达到目标就必须冒险。
使用类别:用在勇往直前、冒险犯难的表述上。
例句
既然本着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的决心前来,不达目的绝不回头。
俗话说: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如果不亲赴匪穴,如何救得了人质?
这件事是有风险,但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不去冒险又怎能嚐到甜美的果实?
大丈夫顶天立地,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,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,我也要闯一闯。
当卧底的警员都是抱着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的决心,深入歹徒组织核心一探究竟。
辨识
反义词:知难而退
参考词语
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
汉语拼音:bù rù shòu xuè ān dé shòu zǐ (变) bú rù shòu xuè ān dé shòu zǐ
解释:犹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见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条。
《周书.卷二五》:古人有言: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。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济。
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
汉语拼音:bù rù hǔ xuè bù dé hǔ zǐ (变) bú rù hǔ xuè bù dé hǔ zǐ
解释:即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见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条。
《后汉书.卷四七》: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当今之计,独有因夜以火攻虏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尽也。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
汉语拼音:bù tàn hǔ xuè ān dé hǔ zǐ (变) bú tàn hǔ xuè ān dé hǔ zǐ
解释:即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见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条。
《三国志.卷五四》:贫贱难可居,脱误有功,富贵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
入虎穴得虎子
汉语拼音:rù hǔ xuè dé hǔ zǐ
解释:比喻深入险地去取得胜利成功。见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条。
清.袁枚〈答某学士书〉:宋则不然。大半贤人君子,皆先入释教中,明心见性,深造有得,然后变貌改形,遁而之儒,且以入虎穴得虎子自矜,而不知久居虎穴中,已作牛哀之化而不自知。
虎穴得子
汉语拼音:hǔ xuè dé zǐ
解释:比喻胜利成功是从艰险的境地中得来的。见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条。
明.郎瑛《七修类稿.卷三○》:先生之作,诚可谓虎穴得子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