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伦不类
不伦不类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bù lún bù lèi (变) bù lún bú lèi
解释:不伦不类有两种解,一是不合道理、法式,二是不像样。语本唐.刘知几《史通.卷一六.杂说上》。后用不伦不类形容事物不成体统。△不三不四
典故说明
《公羊传》是春秋三传之一,旧题为子夏弟子公羊高所撰,是专为解释孔子的《春秋》所作的,后世有许多学者为之注疏训诂,其中所记载的内容亦经常被文人加以引用讨论。在《春秋.昭公十九年》中有许世子止弒其君实这样的记载,当时许悼公得了疟疾,喝了太子许止所进的药之后就死了。关于这个弒字的解释,各家说法不一,有的人认为进药本是医官的职责,太子亲自进药必别有居心;另一派人则认为疟疾不是绝症,治疟疾的药也不会致人于死,太子所进的药必有问题,所以才说是太子弒父。而《公羊传》解释这段经文时,却认为孔子用弒字,是要讥讽太子许止没有尽到孝道,并且举出乐正子春事奉生病父亲的例子做为佐证。刘知几对此十分不以为然,他认为乐正子春的孝行足为楷模,许悼公死于政治谋杀也是事实,怎么会是因为太子许止没有乐正子春孝顺,就被冠以弒君的罪名呢?刘知几认为公羊高是为了彰显同是孔子门人的乐正子春的德行,所以扭曲事实加以解说,例子举得不对,罪名也定得太过牵强,没有达到原本彰显乐正子春孝行的用意,反而变得十分可笑。后来不伦不类这句成语,就从刘知几《史通》中的编次不伦,比喻非类演变成,用来形容事物不成体统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形容事物不成体统。贬义。
使用类别:用在不合事理的表述上。
例句
她那身打扮,怎么看都是不伦不类。
你把这身戏服穿来学校,岂非不伦不类?
他听对方话说得不伦不类,就借口离开了。
现代年轻人的穿着,好像越不伦不类,越能流行。
你不要跟这些不伦不类的人交朋友,会把你带坏的。
在正式场合中,穿着休闲服,就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。
女孩子的举止要端庄,怎可穿着不伦不类的衣服到处跑?
题辞不能乱用,如果贺女寿来句彤管流芳,岂非不伦不类?
这栋房子明明是洋式建筑,却盖个中式屋顶,不中不西,不伦不类。
学生作文写:我的妈妈辛苦得像枝破扫把。这样形容妈妈,真是不伦不类。
辨识
近义词:不三不四、非驴非马
不伦不类及不三不四都有不像样的意思。
不伦不类多用于事物,有风格、内涵无法互相搭配的意思;不三不四多用于人,有不正派的意涵。
不伦不类不三不四辨似例句
○ㄨ这栋房子明明是洋式建筑,却盖个中式屋顶,不中不西,~。
ㄨ○我看对街有几个~的人,一直探头探脑,鬼鬼祟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