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往不咎
既往不咎
参考词语
‧不咎既往 ‧既往不究 ‧既往不追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jì wǎng bù jiù (变) jì wǎng bú jiù
解释: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难。语出《论语.八佾》。
典故说明
春秋时,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宰我,能言善道。有一天,鲁哀公问宰我: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么木材比较好?他回答说:可以参考古人的作法,像夏朝时是用松木,殷商时期多用柏木,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,意思是要让人民战栗(通慄)。孔子后来听到宰我这番话,觉得他随便猜测古人的用意,毫无根据,十分不妥当,就说:已做过的事就不便再解说了,已经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,而对已经过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。意思是要宰我说话小心,对没有把握的事不要乱加臆测。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个成语,表示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难的意思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难。
使用类别:用在宽恕谅解的表述上。
例句
我们就此既往不咎,从今以后仍是好朋友。
只要你能够诚心改过向善,我们是可以既往不咎的。
戒严时期,到处可见匪谍自首,既往不咎的标语。
过去的恩怨,我们就此既往不咎,从今以后依然是好朋友。
对于知错能改的学生,校方本着既往不咎的精神,不再给予处分。
你这只是小错误,只要能悔改,学校必然既往不咎,给予自新的机会。
既然他已承认并改正了错误,我们站在鼓励向上的立场,就既往不咎了吧!
知过能改,善莫大焉,所以大家才会以既往不咎的心胸原谅你过去种种不是。
辨识
反义词:严惩不贷
形音辨误
咎,音ㄐ|ㄡˋ,责怪、追究罪过。古典文献里虽可见咎作究,然今则不宜写成究。
参考词语
不咎既往
汉语拼音:bù jiù jì wǎng (变) bú jiù jì wǎng
解释:即既往不咎。见既往不咎条。
《明史.卷三一六》:令还侵地,不咎既往,已属国家宽大。
《清史稿.卷五二一》:尔等遵旨服罪,朕不咎既往,其应归巴林人畜缺少之数,悉从宽免。
既往不究
汉语拼音:jì wǎng bù jiù (变) jì wǎng bú jiù
解释:即既往不咎。见既往不咎条。
《痛史.第一三回》:既往不究,以后再办起事来,审慎点就是了。
既往不追
汉语拼音:jì wǎng bù zhuī
解释:过去的事不用追究。见既往不咎条。
宋.邵雍〈秋怀.诗三六首之三五〉:既往不复追,未来尚可救。余事不忍言,言之必成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