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置可否

不置可否

参考词语

‧不加可否 ‧无所可否

拼音与解释

汉语拼音:bù zhì kě fǒu (变) bú zhì kě fǒu

解释:不说可以,也不说不可以。形容不表示任何意见。※语或本宋.汪藻〈尚书礼部侍郎致仕赠大中大夫卫公墓志铭〉。△模稜两可

典故说明

不置可否就是对事情的是非对错,不表示可或否。北宋汪藻在为尚书礼部侍郎卫肤敏所撰写的墓志铭中,忆及卫公生前曾向皇帝建言,直陈朝政紊乱的原因,就在于大臣们:惟恐失人主之意,故于政事无所可否。指众臣为了怕违背皇帝的心意,对于任何政事都不表示意见,以致于不管对错都放任行之,终于招致灾祸。其中无所可否的意思,就是指没说可以,也没说不可以,表示没有意见的样子。后来不置可否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不表示任何意见。

用法说明

语义说明:形容不表示任何意见。

使用类别:用在不表意见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对于他提出的建议,长官一直不置可否,让人急得不得了。

下属提出意见时,他总是不置可否地敷衍,显得很没有诚意。

他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,迟迟不肯做出决定,让下属无所适从。

上司听完我的报告后,没有任何指示,只是不置可否地说要再想想。

在会议中,双方对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,主席却不置可否地隔岸观火。

对于公司财务吃紧传闻的真假,他不置可否,只表示一切都还在掌控中。

当我们征询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时,他都语带保留地不置可否,根本无法得知他真正的想法。

辨识

近义词:不置一词、含糊其词、模稜两可

模稜两可及不置可否都有不明确表示意见的意思。

模稜两可侧重于含糊笼统地带过;不置可否侧重于不做决定。

模稜两可不置可否辨似例句

○ㄨ这只老狐狸说的话~,你这样理解没错,他那样理解也对。

ㄨ○他对这个问题~,迟迟不肯做出决定,让下属无所适从。

参考词语

不加可否

汉语拼音:bù jiā kě fǒu

解释:犹不置可否。见不置可否条。

《品花宝鉴.第一回》:子玉看了,只是笑,不置一词。南湘问道:你何以不加可否?

无所可否

汉语拼音:wú suǒ kě fǒu

解释:犹不置可否。见不置可否条。

宋.汪藻〈尚书礼部侍郎致仕赠大中大夫卫公墓志铭〉:惟恐失人主之意,故于政事无所可否,驯致前日之祸,自今当以为戒。

金.王若虚〈君事实辨下〉:宪宗朝,李绛、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,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,无所可否。上鄙之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送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