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古通今
博古通今
参考词语
‧博古知今 ‧披古通今 ‧知今博古 ‧透古通今 ‧通今博古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bó gǔ tōng jīn
解释:学问渊博,通晓古今。语本《孔子家语.卷三.观周》。
典故说明
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。博、通都有见识广大的意思,一个人如果对于古今之事都能通晓,学问自然十分渊博。《孔子家语.卷三.观周》中记载着孔子曾对弟子南宫敬叔称讚老子,说老子的学问渊博,通晓古今,又明白礼乐的源流演变,明白道德的道理,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,便要弟子驾车,前往拜访老子,向他请教礼乐之事。后来博古通今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人学问渊博,通晓古今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学问渊博,通晓古今。褒义。
使用类别:用在学识广博的表述上。
例句
我才疏学浅,怎当得起博古通今的讚赏。
这位老先生阅历广泛,是个博古通今的人。
井底之蛙也自称博古通今,真是贻笑大方。
他的学问渊博,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历史学家。
老陈博古通今,说话时总是引经据典,让人无法反驳。
王老师博古通今,上课时风趣幽默,内容丰富,很受学生欢迎。
由于李教授少年时勤奋好学,如今才能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学者。
辨识
近义词:茹古涵今、博览古今
反义词:才疏学浅、不学无术、孤陋寡闻、胸无点墨、浅见寡识、菲才寡学
参考词语
博古知今
汉语拼音:bó gǔ zhī jīn
解释:犹博古通今。见博古通今条。
《孔子家语.卷三》:孔子谓南宫敬叔曰:吾闻老聃博古知今,通礼乐之原,明道德之归,则吾师也。今将往矣。
元.无名氏《冻苏秦.第一折》:近来有一秀才,姓苏名秦,此人博古知今,真乃将相之器。
披古通今
汉语拼音:pī gǔ tōng jīn
解释:披,翻阅。披古通今犹博古通今。见博古通今条。
南朝梁.简文帝〈书案铭〉:敬客礼贤,恭思俨束,披古通今,察姦理俗。
知今博古
汉语拼音:zhī jīn bó gǔ
解释:犹博古通今。见博古通今条。
元.赵彦晖〈席上咏妓.万种妖娆套〉:知今博古通三教,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。
透古通今
汉语拼音:tòu gǔ tōng jīn
解释:犹博古通今。见博古通今条。
金.王吉昌〈行香子.木性慈仁〉:杳冥时,踪迹难寻。无中显有,透古通今。
通今博古
汉语拼音:tōng jīn bó gǔ
解释:即博古通今。见博古通今条。
宋.刘克庄〈辞免兼殿讲奏状〉:朝廷多通今博古之儒。
《儒林外史.第二六回》:和他说到通今博古,他便说杂而不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