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入膏肓
病入膏肓
参考词语
‧疾入膏肓 ‧病在膏肓 ‧病在膏髓 ‧病染膏肓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bìng rù gāo huāng
解释:膏,心下脂肪;肓,心脏和横膈膜之间。中医之膏肓即指心之下,膈之上的部位。膏肓相传是身体内药力所不及的地方。病入膏肓原指病位深隐难治,病情危重,无药可救。典出《左传.成公十年》。后用病入膏肓比喻人、事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。
典故说明
春秋时晋国景公作梦,梦见恶鬼来向他讨命,之后就生病了。病重时向秦国求良医,于是秦桓公派医生缓前来为景公治病。在缓还没到达之前,景公梦见疾病化成两个小孩,其中一个说:缓是个良医,我怕会受到伤害,要逃到哪里才好?另一个就说:只要躲到心脏下、横隔膜上的部位,他就奈何不了我们。等缓到了晋国,诊视过景公的病情,说:病已经侵入心脏和横隔膜之间的部位,不管服用药物或是针灸,药力都无法到达,所以这个病是治不好了。果真,景公没多久就过世了。后来这个故事浓缩成病入膏肓,用来指人病重,无药可救;亦用于比喻人、事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。
用法说明
一
语义说明:指人病重,无药可救。
使用类别:用在病重垂危的表述上。
例句
患病就得就医,难道要等到病入膏肓吗?
从检验报告来看,他已病入膏肓,情况很不乐观。
老太太一直怀疑自己病入膏肓,所以终日唉声叹气。
自从知道病入膏肓后,他反倒乐观起来,病房总是充满笑声。
那位老先生虽然知道自己病入膏肓,但仍然坚持参与既定的公益活动。
二
语义说明:比喻人、事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。
使用类别:用在程度严重的表述上。
例句
这家公司依我看已病入膏肓,难以为继了。
他们再这样胡搞下去,问题终将病入膏肓,难以挽救。
这种人恶性深植,早已病入膏肓,光用话劝已没有用了。
这些歹徒真是恶习难改,病入膏肓,希望法官判以极刑!
染上毒瘾若不能立即戒断,到了病入膏肓时,想戒也没用了。
一个政府纵容官吏舞弊营私,那正是导致国事病入膏肓的因由。
一个团体的腐败如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,任谁也无法挽救它了。
虽然大家都认为他已经病入膏肓,王老师仍苦口婆心地希望他浪子回头。
辨识
近义词:不可救药、群医束手
反义词:不药而癒
形音辨误
肓,音ㄏㄨㄤ。指人体心脏下,横隔膜上的部位。不可写作盲。
参考词语
疾入膏肓
汉语拼音:jí rù gāo huāng
解释:犹病入膏肓。见病入膏肓条。
《明史.卷二○九》:今大学士嵩,贪婪之性疾入膏肓,愚鄙之心顽于铁石。
病在膏肓
汉语拼音:bìng zài gāo huāng
解释:犹病入膏肓。见病入膏肓条。
宋.朱熹〈与台端书〉: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矣!夫人而能知之,夫人而欲言之,顾以不当其任,则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。
明.邵璨《香囊记.第二三齣》:便遇秦和医国手,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?
病在膏髓
汉语拼音:bìng zài gāo suǐ
解释:犹病入膏肓。见病入膏肓条。
宋.黄晞〈祭左丘明文〉:四子于是,析言厚诬,仲舒、刘向,习异牵拘,病在膏髓。
病染膏肓
汉语拼音:bìng rǎn gāo huāng
解释:犹病入膏肓。见病入膏肓条。
元.范居中〈金殿喜重重.风雨秋堂套〉:真个崔张不让,命该彫丧,险些病染膏肓,此言非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