哑口无言

哑口无言

参考词语

‧噤口不言 ‧直口无言 ‧闭口无言 ‧顿口无言

拼音与解释

汉语拼音:yǎ kǒu wú yán

解释:遭人质问或驳斥时沉默不语或无言以对。※◎语或出《醒世恒言.卷八.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。△张口结舌、缄舌闭口

典故说明

哑口无言,就是说不出话的意思。常用在遭人质问或驳斥时沉默不语或无言以对。这句成语常见于小说中。例如《醒世恒言.卷八.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提到孙寡妇原将女儿珠姨许配给刘家,因为听说刘家儿子重病在床,为了疼惜女儿,所以成婚当天,权将儿子孙玉郎冒充新娘嫁到刘家,言明三天后回门。对方则由妹妹慧娘代为迎娶。结果,玉郎和慧娘要好起来了。三日后,孙寡妇要媒人张六嫂去把假扮新娘的玉郎带回门。哪知道一到刘家,刘家妈妈却说无此规矩,哪有新娘过门三天便要回去,如果孙家如此舍不得,一开始就不该应允这门亲事,那孙家妈妈也是个知礼的人,亏她还说得出口来!就这一席话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,不知如何回覆孙家。另外在《醒世恒言》卷三五也有段故事,说起徐氏三兄弟,老大徐言,老二徐召,老三徐哲。徐哲早逝,留下妻子颜氏及二男三女。徐氏二兄弟见颜氏好欺侮,分家产的时候,故意把一个老僕阿寄分给三房。结果阿寄奋力营生,做起漆的生意,赚了钱回来告诉颜氏,又急忙外出。这事被徐氏两兄弟知道后,反向颜氏冷讽热嘲一番,颜氏被他们两人东一句,西一言,说的是哑口无言。可见哑口无言不是一般情形的沉默不语,而是要有遭人质问或驳斥为前提的。

用法说明

语义说明:遭人质问或驳斥时沉默不语或无言以对。

使用类别:用在无话可说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句话说得他满脸通红,羞愧万分,哑口无言。

你这么说,真让我哑口无言,不知应该如何是好。

由于人证、物证俱在,他只有哑口无言,承认犯行。

小张被大家问得哑口无言,只有默默低头承认错误。

小明一向好辩,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是他最大乐事。

别看他平常伶牙俐齿,今天却当众被人说得哑口无言。

这些人被当场查获吸食毒品,哑口无言,只好束手就擒。

主管拿着证据质问小李,让他哑口无言,承认挪用公款。

他突然大发脾气,把每个人都骂了一顿,顿时大家哑口无言,说不出半句话来。

辨识

近义词:张口结舌、理屈词穷、顿口无言、缄口无言

反义词:口若悬河、侃侃而谈、呶呶不休、振振有词、喋喋不休、滔滔不绝

哑口无言及张口结舌都有说不出话来的意思。

哑口无言侧重于因理屈辞穷而无法回应的意思;张口结舌侧重于一时受到惊吓、震撼而说不出话的意思。

哑口无言张口结舌辨似例句

○ㄨ由于人证、物证俱在,他只有~,承认犯行。

ㄨ○老师突然把打瞌睡的学生叫起来提问,让他~地说不出话来。

参考词语

噤口不言

汉语拼音:jìn kǒu bù yán

解释:犹哑口无言。见哑口无言条。

唐.吕严〈寄白龙洞刘道人〉:近来世上人多诈,尽着布衣称道者。问他金木是何般,噤口不言如害哑。

直口无言

汉语拼音:zhí kǒu wú yán

解释:犹哑口无言。见哑口无言条。

《老残游记.第一回》:众人被他骂的直口无言。

闭口无言

汉语拼音:bì kǒu wú yán

解释:犹哑口无言。见哑口无言条。

《儒林外史.第三九回》:几句话,让的萧云仙闭口无言,只得辞了父亲,拴束行李,前去投军。

《红楼梦.第六○回》:一席话说得赵姨娘闭口无言,只得回房去了。

顿口无言

汉语拼音:dùn kǒu wú yán

解释:犹哑口无言。见哑口无言条。

《警世通言.卷二》:那婆娘看了这四句诗,羞惭满面,顿口无言。

《官场现形记.第三○回》:二婚头至此,方说道:这件事不要来问我,你去同你令爱小姐商量。冒得官听了,顿口无言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送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