惩前毖后

惩前毖后

参考词语

‧毖后惩前

拼音与解释

汉语拼音:chéng qián bì hòu

解释: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,戒慎自己不再犯错。语本《诗经.周颂.小毖》。

典故说明

《诗经》是最早的诗歌总集,采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。〈小毖〉一诗写周成王在管蔡、武庚之乱后,痛改前非,自我警惕的决心。成王为武王之子。周武王在弟弟周公的协助下打败商纣,建立周朝,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,周公则继续辅政。而武王的两个堂兄弟管叔和蔡叔忌恨周公,并且觊觎王位,于是暗中勾结商纣的儿子武庚,到处散布消息,说周公意图夺取王位。周成王听到这个流言后,逐渐地对周公失去信任,周公为了避嫌,便主动求去。周公走后,管、蔡等人如鱼得水般地进行种种叛乱,这时成王知道自己上了当,才赶紧又把周公召回。周公回来平息了叛乱,也对管、蔡等人做出惩处。事后,成王深切反省,并对众臣说:我一定会有所警惕,谨言慎行,避免再犯过错。希望诸位臣子不要像管、蔡一样,引我误入歧途,否则我必然将施予严惩。成王话中以予其惩而毖后患表示自己改过的决心,后来惩前毖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,戒慎自己不再犯错。

用法说明

语义说明: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,戒慎自己不再犯错。

使用类别:用在记取教训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,才不会重蹈覆辙。

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,而非赶尽杀绝。

他这种惩前毖后的谨慎态度,值得我们多多学习。

错误不可隐瞒,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,以便惩前毖后。

我们要从错误的经验中学习智慧,惩前毖后,以避免再犯。

对于犯错误的人,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,以便达到惩前毖后的目的。

这次的火灾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,但是惩前毖后,以后对于火烛可不能大意。

辨识

近义词:前车之覆、后车之鉴、前事不忘、后事之师

反义词:重蹈覆辙

参考词语

毖后惩前

汉语拼音:bì hòu chéng qián

解释:即惩前毖后。见惩前毖后条。

清.刘坤一〈复富桂卿书〉:得公大声疾呼,振聋警瞶,从此或可毖后惩前,官方肃而兵气扬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送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