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肩接踵

摩肩接踵

参考词语

‧接踵摩肩 ‧摩肩继踵 ‧比肩继踵 ‧比肩随踵 ‧肩摩袂属 ‧肩摩踵接

拼音与解释

汉语拼音:mó jiān jiē zhǒng

解释:肩接肩,脚碰脚。形容人多拥挤不堪。语本《晏子春秋.内篇.杂下》。△比比皆是、挥汗成雨、触目皆是

典故说明

摩肩接踵原作比肩继踵。晏婴是春秋时代齐国名臣,他的个子非常矮小,但相当有才华,辅佐齐国三代君王。《晏子春秋》记载,有一次晏婴代表齐国出使楚国,楚国人见他身材矮小而歧视他,虽然身为外国使节,但却不开大门,要他走旁边的小门。晏婴觉得这不但看不起他,也汙辱了齐国,坚决不走小门进去。他面对这种情形也不发怒,只说:出使狗国自然从狗门进入,但出使楚国这样的大国,不应该走小门吧?接待人员听了马上开大门让晏婴进去。到了楚王面前,楚王见到晏婴这样短小,不禁问他说:齐国难道没人了吗?只能派你来。晏婴说:齐国人口众多,怎么会没人呢?楚王又问:那为何要派你来?晏婴说:齐国任命使节都是看那国国君是否贤德,贤使就会被派到有贤君的国家,不肖使节就会被派到不肖的国家。齐国就属我最不肖,所以被派来楚国。这个故事表现出晏婴人小志高的气魄,运用他超人的智慧,反击别人给他的汙辱。典源文章中晏婴连续使用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三个意象形容齐国人口众多,人才济济。后来摩肩接踵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表示人与人肩接肩,脚踫脚,用以形容人多拥挤不堪。

用法说明

语义说明:形容人多拥挤不堪。

使用类别:用在人数众多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此地每到春节假日,真是游人如织,彼此摩肩接踵,好不热闹。

走在这人们摩肩接踵的繁华都市,异乡游子的他却有份说不出的孤独与落寞。

年节将近,民众纷纷前往菜市场采办年货,摩肩接踵的人潮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。

百货公司举行年终大拍卖,闻讯而至的人群熙熙攘攘,摩肩接踵,几乎挤爆了整个拍卖场。

元宵节赏灯的人潮摩肩接踵,非常拥挤,正是扒手施展特技的好时机,大家都应该小心警惕。

参考词语

接踵摩肩

汉语拼音:jiē zhǒng mó jiān

解释:即摩肩接踵。见摩肩接踵条。

宋.邓牧《伯牙琴.代旌德观祭先贤文》:噫!何地无材,何代无贤,况东南之鉅邦,宜接踵而摩肩。

摩肩继踵

汉语拼音:mó jiān jì zhǒng

解释:肩并肩,脚接脚。形容人数众多且不断产生。见摩肩接踵条。

唐.皇甫湜〈编年纪传论〉:其间贤人摩肩,史臣继踵,推今古之得失,论述作之利病。……

比肩继踵

汉语拼音:bì jiān jì zhǒng

解释:即摩肩接踵。见摩肩接踵条。

《晏子春秋.内篇》:齐之临淄三百闾,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?

汉.王粲〈荆州文学记〉:于是童幼猛进,武人革面,总角佩觿,委介免冑,比肩继踵,川逝泉涌,亹亹如也,兢兢如也。

比肩随踵

汉语拼音:bì jiān suí zhǒng

解释:肩并肩,脚接脚。形容人数众多且不断产生。见摩肩接踵条。

《韩非子.难势》:且夫尧、舜、桀、纣千世而一出,是比肩随踵而生也,世之治者不绝于中。

肩摩袂属

汉语拼音:jiān mó mèi zhǔ

解释:肩部相摩擦,衣袖相连接。形容人多拥挤。见摩肩接踵条。

宋.魏了翁〈朝请大夫虞公墓志铭〉:士之请益者,肩摩袂属,谒无留门,坐无虚席,爨无停炊。

肩摩踵接

汉语拼音:jiān mó zhǒng jiē

解释:即摩肩接踵。见摩肩接踵条。

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.卷二八》:一日娶妇,其昏礼绝与我国殊,虽伯叔姊妹,有所不顾。街巷之人,肩摩踵接,咸来窥视。

清.薛福成《庸盦笔记.卷六》:终日人鬼杂处,肩摩踵接,不相畏避,亦不相闻问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送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