咄咄逼人

咄咄逼人

参考词语

‧逼人咄咄

拼音与解释

汉语拼音:duò duò bī rén

解释:(一)咄咄,本为惊叹之声。逼人,情势逼人。咄咄逼人本形容情势险恶逼人,使人畏惧的意思。语出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。后用咄咄逼人形容言语凌厉,气势逼人。△盲人瞎马、盛气凌人(二)形容诗文字画等的气势逼近或超越前人的作品,令人敬畏。※#语或出晋.卫铄〈与释某书〉。

典故说明

东晋时的桓玄、殷仲堪和顾恺之三人是朋友,在一次谈话告一段落,就同作了语(把话说到尽头,了无余义)的游戏。顾恺之率先说:火烧平原没有留下一支做火把的材料。桓玄道:人死出殡,白布缠棺,招魂旛引路,一生就完结了。殷仲堪说:将鱼鸟放生,就都一去不回了。接着,他们又改说危语(说一句处境极其危险令人闻而生畏的话)。桓玄说:在敌人矛头下淘米、剑头下煮饭,随时都会送命。殷仲堪言:四肢僵硬的百岁老翁,爬上枯朽的树枝。顾恺之道:井口的辘轳上躺了一个婴儿。当时一名殷仲堪的参军也在场,插嘴说:盲人骑着瞎马,在半夜来到深池旁边。因为殷仲堪有一只眼睛瞎了,听了感同身受,便说:咄咄逼人!嘿嘿!这真是情势逼人啊!指他所陈述的状况气势逼人,使人畏惧。后来咄咄逼人演变为成语,用来形容言词凌厉,气势迫人。

晋朝女书法家卫铄在〈与释某书〉中提到,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,楷书已得到她的真传,写出来的字咄咄逼人,而且笔势流利精妙,字体强劲有力而秀美,能力足够到尚书馆担任书写的工作。此处咄咄逼人一语用来形容文字的气势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,令人敬畏。

用法说明

语义说明:形容言语凌厉,气势迫人。

使用类别:用在言语犀利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位年轻人言辞犀利,咄咄逼人。

这篇文章写得咄咄逼人,震撼力十足 。

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,令人目瞪口呆。

被你这样咄咄逼人地追问,他就更慌了!

客队的主辩口若悬河,咄咄逼人,难以招架。

也许你是有理的,但如此咄咄逼人,有失厚道。

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,令人很不舒服。

对方来势汹汹,咄咄逼人,我们可别先乱了阵脚。

你说话的态度老是如此咄咄逼人,会交不到朋友的。

有一位邻居,总是无理硬拗到有理,咄咄逼人,令人头痛。

语义说明:形容诗文字画等的气势逼近或超越前人的作品,令人敬畏。

使用类别:用在气势磅礡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篇文章咄咄逼人,写得十分精采。

在所有展出作品中,她的画咄咄逼人,最为出色。

辨识

近义词:气势汹汹、盛气凌人

反义词:平易近人、屈己从人

咄咄逼人及盛气凌人都有气势逼人的意思。

咄咄逼人适用于人、事、物,侧重于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专用于人,侧重于傲慢自大。

咄咄逼人盛气凌人辨似例句

○ㄨ被你这样~地逼问,他就更慌了。

ㄨ○你是老板的儿子,待人处世就应该更谦虚有礼,千万不要~。

参考词语

逼人咄咄

汉语拼音:bī rén duò duò

解释:即咄咄逼人。见咄咄逼人(一)。

宋.章甫〈六言.诗其六〉:儿女逼人咄咄,交朋笑我悠悠。幸逢边塞无事,但愿山田有秋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发送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