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骨悚然
毛骨悚然
参考词语
‧毛骨俱竦 ‧毛骨竦然 ‧毛发悚然 ‧毛发为耸 ‧毛发竦然
拼音与解释
汉语拼音:máo gǔ sǒng rán
解释:从外在的毛发到骨头里都感到害怕。形容极端惊惧害怕。悚然,恐惧之意。语本宋.洪迈《夷坚志.丁志.卷七.大浑王》。△毛发森竖、毛发耸然
典故说明
毛骨悚然原作毛骨俱竦。《夷坚志》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说,所记载的是一些传闻的怪异之事,基本上承续着六朝志怪小说的遗风。〈大浑王〉这篇故事是说:有一个名叫兴祖的人,个性豪放,不拘小节,与娄虡(ㄐㄩˋ)是好朋友。后来在绍兴年间,娄虡得了疾病而死。有一天,兴祖在睡梦中梦到娄虡来拜访他,并且叫来一匹千里马,两人一起出发来到一间大官府,接着又进到官府中的一个厅堂。其中执掌事务的人向他们鞠躬应答,娄虡则拱手作揖,然后坐下,跟兴祖说:这里就是你处理公事的地方。过了一会儿,有一个小孩走出来,拉着兴祖的衣服。娄虡说:你的小孩之前已经先到这里了。兴祖一看,竟然是几年前所失去的小孩。这时娄虡就说:你先回去,过几天再迎接你过来。兴祖才正要抓起马匹的缰绳,此时却突然地醒了过来。隔天,兴祖将这个梦境告诉朋友们,大家都觉得是不祥的预兆。不久,兴祖有事要外出,经过娄虡家门时,感到全身的毛骨都寒冷恐惧起来,结果因此得了病。随从搀扶着他回家,三天后,就死了。后来毛骨悚然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极端惊惧害怕。
用法说明
语义说明:形容极端惊惧害怕。
使用类别: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。
例句
一看眼前的景况,他直觉毛骨悚然,连声音也叫不出来。
在这深山中,半夜听到凄厉的狼嚎,令人不禁毛骨悚然。
光听你讲的故事就已令人毛骨悚然,更不用说亲身经历了。
每次看步步惊魂的影集时,总是越看越觉得毛骨悚然。
听了林投姊的故事,令人毛骨悚然,害我不敢一个人睡觉。
看到飞机失事现场那种凄惨景况,连救援的消防队员都感到毛骨悚然。
辨识
近义词:不寒而慄、毛发耸然、心惊胆跳、胆战心惊
反义词:面不改色
形音辨误
悚,音ㄙㄨㄥˇ。恐惧、害怕的意思。文献可见悚作耸,然今则不宜写作耸。耸,虽与悚同音,但意思不同,它是竖立、直起的意思。
参考词语
毛骨俱竦
汉语拼音:máo gǔ jù sǒng
解释:犹毛骨悚然。见毛骨悚然条。
宋.洪迈《夷坚志.丁志》:未几,因出谒,过娄氏之门,毛骨凛然俱竦,即得疾。扶归家,信宿而卒。
毛骨竦然
汉语拼音:máo gǔ sǒng rán
解释:即毛骨悚然。见毛骨悚然条。
元.汤垕《古今画鉴.唐画》:不惟画牛,至于川原、树石、牧子、樵童,亦各臻妙。余凡七见真蹟,一在扬州司德用家,二牛相斗,毛骨竦然。
《精忠岳传.第六五回》:忽然一阵阴风,将灯球火把尽皆吹灭。众军士毛骨竦然,乌天黑地,那里去捞救,却往四下里去寻火。
毛发悚然
汉语拼音:máo fǎ sǒng rán
解释:即毛骨悚然。见毛骨悚然条。
《红楼梦.第一○一回》:啐了一口,方转回身,脚下不防一块石头绊了一跤,犹如梦醒一般,挥身汗如雨下。虽然毛发悚然,心中却也明白。
毛发为耸
汉语拼音:máo fǎ wéi sǒng
解释:为,变成的意思。毛发为耸犹毛骨悚然。见毛骨悚然条。
明.宋濂〈王冕传〉:当风日佳时,操觚赋诗,千百不休,皆鹏骞海怒,读者毛发为耸。
毛发竦然
汉语拼音:máo fǎ sǒng rán
解释:即毛骨悚然。见毛骨悚然条。
《程乙本红楼梦.第七五回》:那天将有三更时分,贾珍酒已八分,……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。大家明明听见,都毛发竦然。